|
|
鳳尾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
【拼音名】Fènɡ Wěi Cǎo
【英文名】Chinese Brake Herb, Herb of Chinese Brake, Herb of Huguenot Fern, Herb of Serrulate Brake, Herb of Spider Brake
【別名】井口邊草、小金星鳳尾、鐵腳雞、山雞尾、井茜、井闌草、石長(zhǎng)生、鳳凰草、井邊茜、旋雞頭、閹雞尾、鳳尾蕨、野雞尾、青蕨、雞腳草、百腳草、龍須草、金雞尾、臘腎草、百腳雞、金雞爪、井口雞膠舌、井欄茜、小葉鳳尾草、小鳳尾、小金星鳳尾草、烏腳雞、線雞尾、雙鳳尾、金雞尾、小鳳尾草、九把連環(huán)劍、雞爪蓮、背陰草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或根。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teris multifida Poir. 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可采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地下莖粗壯,密被線狀披針形的黑褐色鱗片。葉叢生,葉柄長(zhǎng)5-23cm,灰棕色或禾稈色,無毛;生孢子囊的孢子葉2回羽狀分裂,上面綠色,下面淡綠色,中軸具寬翅,羽片3-7對(duì),對(duì)生或近對(duì)生,上部的羽片無柄,不分裂,先端漸尖,長(zhǎng)線形,全緣,頂端的羽片最長(zhǎng),下部的羽片有柄,羽狀分裂或基部具1-2裂片,羽狀分裂者具小羽片數(shù)枚,長(zhǎng)線形,小羽片在葉軸上亦下延成翅,葉脈明顯,細(xì)脈由中脈羽狀分出,單一或二叉分枝,直達(dá)邊緣;不生孢子囊的營(yíng)養(yǎng)葉葉片較小,2回小羽片較寬,線形或卵圓形,邊緣均有鋸齒。孢子囊群線形,沿孢子葉羽片下面邊緣著生,孢子囊群蓋稍超出葉緣,膜質(zhì)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石灰?guī)r縫內(nèi)或墻縫、井邊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東、中南、西南、及山西、陜西等地。
【栽培】 1.氣候土壤:喜溫暖濕潤(rùn)環(huán)境,性強(qiáng)光、宜選山溝,墻腳等陰濕地栽培。 2.種植:分株繁殖,春季將母根挖出,分開穴栽,穴距離5-8cm,一般大株可分3-5株叢不等,覆土壓緊后澆水。 3.田間管理:生長(zhǎng)期注意除草,旱季注意澆水。
【性狀】 1.性狀鑒別 商品多扎成小捆。全草長(zhǎng)25-70cm。根莖短,棕褐色,下面叢生須根,上面有簇生葉,葉柄細(xì),有棱,棕黃色或黃綠色,長(zhǎng)4-30cm,易折斷,葉片草質(zhì),一回羽狀,灰綠色或黃綠色;不育葉羽片工4-8cm,邊緣有不整齊鋸齒,能育葉長(zhǎng)條形,寬3-6cm,邊緣反卷,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邊緣。氣微,味淡或微澀。 2.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:上下表皮細(xì)胞垂周壁波狀彎曲,下表皮有氣孔及少數(shù)腺毛。氣孔主為不定式,副衛(wèi)細(xì)胞3-4個(gè)。腺毛頭部2-3個(gè)細(xì)胞,長(zhǎng)91-125μm,直徑18-33μm,細(xì)胞含棕色分泌物;無柄。 孢子囊長(zhǎng)圓形或類圓形,直徑約至320μm,環(huán)帶縱行細(xì)胞類長(zhǎng)方形,外壁薄,內(nèi)壁及側(cè)壁增厚;囊柄4-6細(xì)胞,2列,長(zhǎng)短不一。孢子極面觀類三角形,直徑33-47μm,近極面具三裂縫,有瘤狀或顆粒狀紋飾,遠(yuǎn)極面紋飾較大,呈塊狀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地上部分含蕨素(pterosin)B、C、F、O、S,蕨素 C-3-O-葡萄糖甙(pterosin C-3-O-β-D-glucoside),2β,15α-二羥基-對(duì)映-16-貝殼杉-烯(2β,15α-dihydroxy-ent-kaur-16-ene),2β,16α-二羥基-對(duì)映-貝殼杉烷(2β,16α-dihydroxy-ent-kaurane),大葉鳳尾甙(creticoside)A、B,芹菜素-7-O-葡萄糖甙(apigenin-7-O-β-D-glucoside),木犀草素-7-O-葡萄糖甙(luteolin-7-O-β-D-glucoside)。
【藥理作用】 1.煎劑在25%濃度時(shí)對(duì)弗氏及舒氏痢疾桿菌均無抑菌作用(體外試驗(yàn))。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,大腸桿菌,痢疾桿菌、結(jié)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。50%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和紙片法,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福氏痢疾桿菌、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。 2.抗腫瘤作用 全草或根醇浸出液,腹腔注射,對(duì)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,其抑制率分別為3%-33%和33%-40%。
【鑒別】取本品粗粉1g,加100ml甲醇,于水浴上回流提取10min,乘熱過濾。取濾液1ml,加鹽酸4-5滴及少量鎂粉,溶液顯橙紅色。(檢查黃酮類)
【炮制】?jī)糁疲撼ルs質(zhì)、洗凈。炮炙:取凈原材料,鮮用或曬干。采集加工:四季可采,洗凈備用。
【性味】淡;微苦;寒
【歸經(jīng)】大腸;心;肝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利濕;涼血止血;消腫解毒。主痢疾;泄瀉;淋濁;帶下;黃疸;疔瘡腫毒;喉痹乳蛾;淋巴結(jié)核;腮腺炎;乳腺炎;高熱抽搐;蛇蟲咬傷;吐血;衄血;尿血;便血;外傷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9-15g,鮮品30-60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注意】 虛寒證忌服。 1.《履巉巖本草》:老人不可多服,其性冷故也。 2.《閩東本草》:孕婦、冷痢、休息痢不宜服。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洗疳、疔、痔,散毒,敷瘡。治蛇咬諸毒,刀傷,能止血生肌,春汁調(diào)酒服,渣敷患處。研末收貯治氣痛。 2.《嶺南采藥錄》:曬干為末,治氣痛熱痛。 3.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:治五淋,止小便痛。 4.《分類草藥性》:治一切熱毒,消腫,清火。治癰瘡,乳癰,淋癥。 5.《中國(guó)藥植志》:止瀉。 6.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解熱,利尿。治小兒驚風(fēng),夜哭。 7.《廣西藥植志》:清大腸、肺熱。治熱性亦痢及齒痛,止吐血。 8.《中國(guó)藥植圖鑒》:治疥癬。 9.《泉州本草》:治濕熱小便不通,血淋,咽喉腫痛。 10.《湖南藥物志》:治疳積,感冒,目翳。 11.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清熱,利濕,涼血。治菌痢,腸炎,外感發(fā)熱,尿路感染,白帶,腮腺炎,疔瘡,濕疹。 12.《江西草藥》:治瘰疬,鼻衄,便血。 13.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治黃疸型肝炎,扁桃體炎,遺精,蟯蟲病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