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卷莖蓼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拼音名】Juǎn Jīnɡ Liǎo
【別名】烙鐵頭、蕎麥葛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蓼科植物卷莖蓼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lygonum convolvulus L.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長20-100cm。莖纏繞,細弱,有不明顯的條紋,粗糙或疏生柔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達3cm;托葉鞘短,斜截形,先端尖或鈍圓;葉片卵形,長3-6cm,寬2-5cm,先端漸尖,基部寬心形,無毛或沿葉脈及邊緣疏生短毛。穗狀的總狀花序,頂生或腋生,苞片卵形;花排列稀疏,淡綠色;花被5深裂,裂片在果時稍增大,有時有凸起的肋或狹翅;雄蕊8,短于花被;花柱極短,柱頭3,頭狀。瘦果卵形,有3棱,黑色,密生小點,無光澤;、果期6-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谷、田邊或路旁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臺灣、河南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卷莖蓼根中含有香豆精(coumarin)。葉和花中含槲皮素(quercetin),山萘酚(kaempferol),金絲桃甙(hypero-side, hyperin),槲皮甙(quercitoside),篇蓄甙(avicularoside,avicu-larin),蕓香甙(rutin)。葉和果實中含有2,6-二羥基苯甲酸(2,6-dihydroxybenzoic acid),咖啡酸(caffeic acid),綠原酸(chlorogenicacid),對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。其種子中含亞油酸(linole-ic acid)。另外還含有氨基酸。
【藥理作用】以含5%和20%卷莖蓼種子的飼料對Wistar大鼠進行為期38日的毒性試驗,病理組織學(xué)檢查發(fā)現(xiàn)有明顯的肝損傷,伴有生化指標異常,如血清天冬氨酸轉(zhuǎn)氨酶(AST)、丙氨酸轉(zhuǎn)氨酶(ALT)、血漿總蛋白和血漿白蛋白水平變化等。
【性味】辛;性溫
【功能主治】健脾消食。主消化不良;腹瀉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6-12g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