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貓眼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河北中藥手冊》
【拼音名】Māo Yǎn Cǎo
【英文名】Herb of Crescent-shaped Euphorbia
【別名】貓兒眼、打碗花、打碗棵、打盆打碗。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大戟科植物貓眼草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uphorbia lunulata Bunge 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割地上部分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貓兒眼 多年生草本,高達(dá)40cm。莖通常分枝,基部堅硬。下部葉鱗片狀,早落;中上部葉狹條狀披針形,長2-5cm,寬2-3mm,先端鈍或具短尖,兩面無毛。杯狀聚傘花序頂生者通常有4-9傘梗,基部有輪生葉與莖上部葉同形;腋生者具傘梗1;每傘梗再2-3分叉,各有扇狀半圓形或三角狀心形苞葉1對;總苞杯狀,無毛,先端4裂,裂片間無片狀附屬物,腺體4,新月形,黃褐色,兩端有短角;雄蕊1;子房3室,花柱3,分離,柱頭2淺裂。蒴果扁球形,無毛;種子長圓形,長約2mm,光滑,一邊有縱溝,無網(wǎng)紋及斑點;ㄆ4-6月,果期6-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或河岸向陽處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內(nèi)蒙古、河北、陜西、山東、江蘇等地。
【性狀】 性狀鑒別 全草長20-40cm。莖呈圓柱形,直徑2-3mm;表面黃綠色,基部呈紫紅色,具縱紋;質(zhì)脆易折斷。葉互生,無柄,葉片狹長形,易脫落往往皺縮,長2.5-5cm,寬2-3mm。莖上部的分枝處有的葉輪生。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,多歧聚傘花序,基部的葉狀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狀腎形。蒴果三棱狀卵圓形,光滑,氣特異,味淡。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:上表皮細(xì)胞壁較平直,未見氣孔;下表皮細(xì)胞壁略是波狀彎曲,氣孔多數(shù),不定式。 莖的表面觀:表皮細(xì)胞類長方形、長條形,縱向延長,氣孔多數(shù)。 莖橫切面:表皮為1列類長方形細(xì)胞,縱向延長。皮層細(xì)胞大小不一,卵圓形、長方形,切向延長;中柱鞘纖維束排列呈1輪,于韌皮部外側(cè),每個纖維群由10余個至20多個纖維組成;木質(zhì)部由導(dǎo)管、木薄壁細(xì)胞、木纖維組成,導(dǎo)管較大而稀少;木射線細(xì)胞l-3列,狹長而小。隨部薄壁細(xì)胞圓形;中央全為空隙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地上部分含山柰酚(kaempferol),槲皮素(quercetin),槲皮甙(quercitrin),山柰酚-3-L-鼠李糖甙(kaempferol-3-L-rhamnoside),6,7-二羥基香豆精(6,7-dihydroxycoumarin)。種子含貓眼草素(maoyancaosu)。
【藥理作用】 1.鎮(zhèn)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:耳葉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的黃酮甙對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鎮(zhèn)咳作用,小鼠酚紅法亦表現(xiàn)祛痰作用,但對組織胺引起的豚鼠哮喘無預(yù)防效果。 2.抗菌作用:酒精浸劑(1∶1000)、水煎劑(1∶300)試管內(nèi)對結(jié)核菌有抑制效力,據(jù)云對肺炎雙球菌、甲鏈球菌、卡他球菌、流感桿菌亦有抑制作用。
【鑒別】理化鑒別 (1)取本品1g,加乙醇10ml,在水浴上煮沸。濾過,取濾液1ml置試管中,滴加三氯化鐵試劑,振搖后溶液呈污綠色。(檢查酚性物質(zhì))(2)取濾液1ml,加鎂粉少許,振搖后滴加數(shù)滿濃鹽酸,溶液呈櫻紅色。(檢查黃酮)
【性味】味苦;性微寒;有毒
【歸經(jīng)】肺;肝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鎮(zhèn)咳;祛痰;散結(jié);逐水;拔毒;殺蟲。主痰飲咳喘;水腫;瘰疬;疥癬;無名腫毒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適量,熬膏外敷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內(nèi)服:煎湯,3-9g;或入丸劑。
【附方】①治頸淋巴結(jié)結(jié)核已破成管:貓眼草煎熬成膏,適量外敷患處。(《河北中藥手冊》)②洽癬瘡發(fā)癢:貓眼單研末,香油或花生油、豬油調(diào)敷患處。(《河北中藥手冊》)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 治療慢性氣管炎。 劑型與用法:1.片劑:每片含貓眼草生藥0.25g,每次6片,日服3次,20天為一療程;或用貓眼草(去根)、葶藶子、沙參等分研末,不加輔助劑,制成0.5g片劑。每次4片,日服 3次,10天為一療程,療程間隔均為7-10天。 2.注射液: 30%及80% 注射液每次肌注4ml,每日1次,10天為一療程,療程間隔5-7天,50% 注射液,每日肌注之毫升,每日1次,15天為一療程,療程間隔10天。療效:通過545例臨床觀察,各種劑型的近期控制率,單味片劑為72.7% ,復(fù)方片劑為68.9% ,注射劑為20-62%。副作用:個別患者用藥后出現(xiàn)頭暈。惡心、嘔吐、思睡、胃口不適等,不影響繼續(xù)治療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|
|
|